魔道笔记作者猫子

魔道笔记

作者:猫子

“魔道”的由来

不止一次听到黄石魔道这个说法,机缘巧合,一直等到这个清明才亲眼得见。此行非虚,隧道,溶洞,野山,古藤,山花野味,一个不少。

领队讲,此处名曰西塞山。不查不知道,原来这里的险峻由来已久,历史上就以其吴头楚尾的地理位置和险峻的地形集古战场和风景名胜与一身。从东汉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发生在西塞山的战争达一百多次,被玩户外的朋友们称为魔道。

隧道

隧道内

没有多少伏笔,经过一条村路,隧道入口就在眼前。里面黑压压一片。一眼看不到头。领队交待完注意事项,大家戴好头灯,穿好雨鞋,就一列纵队缓缓进入。头灯变成唯一可以依赖的光源,指引着脚下的每一步。洞里凉气逼人,但并不觉得刺骨,上山途中的燥热,得以安抚。脚下有水,须得步步为营。头顶偶尔也会有水滴落,倒是不觉得讨厌,更像被人撩了一下。

隧道内

不到两公里的隧道右侧有四个洞,中规中矩,在我看来,更像天然麻将室。

沿途岩壁还发现了少许钟乳石,妞妞说看上去闪闪发亮,很可爱,她想象中会是软软的触感,我鼓励她摸一下。呀!原来很硬,指尖有粉末状,还有点滑滑的。

隧道出口

同样是两公里,光天化日下走和黑暗中走,那是截然不同的感受。时间仿佛凝固了,即使周围都是小伙伴,仍然有无法抑制的恐惧感。当眼睛适应了黑暗,在隧道出口看到那一闪光明,内心止不住雀跃。眼看着一个亮点变成一个亮兵乓球大小,变成一个越来越耀眼的所在。

溶洞

溶洞入口

从隧道出来经过一座小寺庙,往山上走一会儿就能看到溶洞入口。洞很大,感觉有三四层楼那么高,凉气嗖嗖。

溶洞入口的大舌头

初来乍到的我们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抬头四处张望,猛的发现左侧赫然伸出一个调皮的“大舌头”。这“舌头”真是传神,我猜想是个调皮的孩童亦或是一个吃多了辣椒的吃货吧!

溶洞深处

越往里走,洞越大,头顶飞舞着很多蝙蝠,借着头灯的光柱往上看,黑压压一片。我们的到来,惊扰了蝙蝠的日常,他们惊恐的围着圈飞舞,但并不攻击我们。四周的岩壁神秘莫测,湿漉漉,面无表情的看着我们这些造访者。

领队将绳子固定住,我们一行人就准备往洞的更深处出发了。猛一看,天啊!下面完全看不到底,加之空旷,有种一旦坠入,万劫不复的感觉。恐高的我,一阵眩晕。

这时候领队的指引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原来旁边有口子下去,身手灵活的人徒手都可以完成,徒留我们这些内心戏丰富的同志各种生死轮回,啪啪打脸。

先下洞的爸爸们形成梯队,帮助后面的妈妈和孩子们。觉得这时候的爸爸们好伟岸,有没有?

孩子们在领队和爸爸们的帮助下,陆续顺利下到洞底。这才是我们的小小男子汉!

藤道

蜿蜒的藤蔓蔓延至整个道路

藤道

回来细细品味,此行隧道和溶洞让我们开了眼界,但从溶洞到下山阶梯之间这段野山路,才是最让我着迷和欢喜的地方。

路没有明显的路径,全凭领队带领。在一处处假山石上手脚并用,要么从藤蔓中穿过,要么抓住这些可以依仗的藤蔓,一蹬脚,一使劲,一气呵成。并不觉得多么消耗体力,倒是身体的协调能力比较重要。爬的过程,我一直在想,《安徒生童话》里那个神奇的豆荚也这样直通天际,那个偷金蛋的人,是不是也这种爬法?

藤路

我喜欢看户外的男人,这里没有明显的界限,谁是谁家的,只扫门前雪。遇到有需要帮助的人,会很自然上去帮扶一把。没那么多避讳和陌生,只有互相帮助和彼此信赖,随处可见的牵手,又那么合情合理。(此处要给我李哥点赞!)

在困难面前,没有人退缩,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有办法的动脑筋,有力气的出体力。共同的目标让我们的团队特别有凝聚力,充满了力量。

这棵藤应该很多年了,主枝干非常粗,枝枝蔓蔓延伸到附近好远的地方,它成了孩子们天然的树屋和乐园。孩子们一哄而上,连我都忍不住上去荡漾。

如果再拍《倩女幽魂》,到这棵树取景一点问题都没有,晚上它会不会变身“姥姥”?

户外

这就是户外的魅力,不断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磨砺自己,从而求得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领队说,猫子都变猴子了,只能说人类的祖先真是猴子!)

两个寿星佬

人与自然

▲65岁的果果外婆和8岁的睿睿

冥冥之中似有天意,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睿睿差点就不能随行,硬是被我们截获了。今天是他8岁生日,更想不到的是,队伍里还有同样过65岁生日的果果外婆。

外婆受女儿邀请随队,出发前,果果妈不知道路途会这么崎岖,好在准备充分,装备齐全。外婆嘴里说自己是被忽悠出来的,可路上一点没耽误,紧紧跟在队伍后头,果果妈一喊拍照,立马情绪就位。这样积极乐观的奶奶,能活岁啊!

谁说过生日非要千篇一律吹蛋糕呢?

下山路上鸢尾花旁灿烂的我们

▲下山路上鸢尾花旁留下我们的笑容

山上漫山遍野长着一种极像铁线蕨的植物,开着浅紫色的小花,我一度欣喜。办公室养了一盆铁线蕨(左图),长的青翠可爱,但是从未见开过花,难道是我种植方法有误?还是,这是另一种物种?从叶片形状几乎很难分辨。

回家后一查阅,我还真弄错了。原来这种开花的叫华东唐松草(右图),可入药,清湿热,消肿解毒。

以后回答孩子们问题,一定更谨慎,不能误导了他们。

紫藤开花的样子

未来为你呈现

巡山笔记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bdfyy.com/afhgx/38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