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连载山西寺观壁画系列之六寺观壁画

北京青少年白癜风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时任山西省副书记书法家郑林所书匾额

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原位于山西省最南端古永济县永乐镇,因为地处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的淹没区,从年开始至年结束,永乐宫整体搬迁至现芮城县城北侧龙泉村附近,现在的永乐宫由南至北沿中轴线排列一共有五重建筑,分别为宫门、龙虎殿又称无极门、三清殿又称无极殿、纯阳殿又称吕祖殿或混成殿、重阳殿又称七真殿,这五殿除宫门外,其余四殿都是元代建筑,这四殿均保留有壁画,其犹以三清殿壁画最为精美,纯阳殿、重阳殿次之,随后为龙虎殿。连同拱眼壁壁画在内四殿壁画总面积高达.68平方米,在已知全国元代寺观壁画中为首位。

永乐宫位置示意图

永乐宫宫门

由于道教“祖师”八仙之一吕洞宾家乡在古时旧属永济县永乐镇,所以永乐宫的前身是唐代为了纪念吕洞宾所建的吕公祠,随着八仙神话故事的广为流传,当地百姓在金末将其扩建为观,随后不久在年便因为意外失火而彻底焚毁。这时由于全真派道人丘处机及其教派深受蒙古统治者的宠信,道教全真派掌教宋德方、以及前、后任掌教尹志平、李志常利用自身在道教中的影响力,集全国之力于蒙古贵由汗二年(年)开始在被焚原址重新营造,并且由观升为宫。与此同时蒙古的统治者此时仅仅只是占据北方,尚未统一江南,元朝也还没有建立,故而蒙古统治者更希望借助于道教等宗教作为统治工具来维持社会的稳定,故而也大力予以支持,在以上种种因素的影响下,至蒙古中统三年(年)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建成,而后便是漫长的壁画绘制时间,直到元朝立国之后的泰定二年(年)三清殿壁画终于绘制完成,到至正十八年(年)纯阳殿壁画绘制完成。由于龙虎殿和重阳殿壁画无题记,无法确定壁画绘制的确切年代,但是依据绘画风格判断应当是与三清殿和纯阳殿同时期的作品。故而纵观永乐宫的修建年代跨度长达一个多世纪,完整的保留了元代的建筑、壁画等,成为我国元代寺观壁画的巅峰之作!

龙虎殿,位于宫门之后,为第二重建筑,但是明代增建现有宫门后,人们将其视为是第一重殿宇,在后槽左右两梢间现存80平方米左右的壁画,为元代绘制,内容是庇佑、统领大地、山川、城市的神祗以及护法神将等一共有三十二尊,主要守护宫观,这也与龙虎殿原为永乐宫宫门的性质有关,但是种种原因,这里的壁画保留状况较差,损毁较重,建国后虽然有专门修补,但是却无法恢复原有样貌,只有壁画上半部分相对较完整。

永乐宫龙虎殿

关于永乐宫壁画的作者,在三清殿扇面墙上有两处题记,一处在扇面墙东上端,题有:“河南府洛京勾山馬君祥長男馬七待詔把作正殿前面七间東山四間殿内斗心東面一半正尊雲氣五間泰定二年六月工筆門人王秀先王二待詔趙待詔馬十一待詔范待詔魏待詔方待詔趙待詔”。另一处在扇面墙内侧云气壁画西下处:“河南府勾山馬七待詔正尊五間六月×日工畢雲氣”。由这两处题记可以看出三清殿的东半部分壁画和扇面墙云气图是由来自河南洛阳以马君祥为首的画班绘制完成,西半部分壁画未见有任何题记,这个现象比较奇特,因为众多学者普遍认为西半部分壁画的绘画技法和东半部分壁画明显是不同的,可以理解应当为两个画班分别创作,为什么西半部分壁画无题记?是谁绘制?可以肯定的是西半部分壁画原来是有题记的,否则不符合规制,那么题记会在哪里?根据晋南现存元代寺观壁画的题记分布位置来看,青龙寺腰殿元代壁画画班题记出现在北壁东段西上隅,后殿壁画画班题记出现在东、西窗横披;已毁的兴化寺后殿壁画画师题记位于后殿北壁东隅;永乐宫纯阳殿壁画画班题记位于东梢间右上隅和西梢间左上隅,参考这些同时期壁画画班或画师题记的位置,永乐宫三清殿最有可能出现题记的位置位于西梢间壁画上的某处,但是很遗憾,在西梢间“白虎君”壁画的东侧上方有大片后世修补的墙面,有可能出现题记的地方已经看不到有任何字迹。虽然无法得知三清殿西半部分壁画是何人创作,但是对比兴化寺元代壁画《弥勒佛说法图》、流失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晋南元代壁画《朝元图》会发现二者与永乐宫三清殿西半部分《朝元图》风格很相似,据此有学者认为这些壁画使用了相同的“粉本”或者是有技艺传承、交流的画班先后参与以上壁画的创作。

永乐宫三清殿,又称无极殿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也是壁画的精华所在,在大殿中心的扇面墙前曾经塑有三清的塑像,分别为上清灵宝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这便是三清殿的由来,只可惜现在三清塑像已经毁坏,现在三清塑像原位置后扇面墙上悬挂仿壁画三清画像,三清中元始天尊为始,居于三清主导地位,在四周墙壁和扇面墙后侧,东西两侧的壁画上众神祗形成朝拜三清之势,故三清殿壁画称为朝元图,全殿壁画总面积高达.56平方米。

三清殿西山墙朝元图(局部)

在朝元图构图中扇面墙正面是云气图除飞天外没有其他人物,其余壁画构图中八位主尊各率神祗众,东半部分为:东墙壁由南向北两位,分别为四御之一的后土皇地祇和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北壁一位,是四御之一的中宫北极紫微大帝;东扇面墙外侧一位,是四御之一的南极长生大帝。西半部分为:西墙壁由南向北两位,分别为白玉亀台九靈太真金母元君(西王母)和东华上相木公青童道君;北壁一位,为四御之一的勾陈星宫天皇大帝;西扇面墙外侧一位,是东极青华太乙救苦天尊。这八位主尊神祗,东西对称各有四尊,除东西扇面墙外侧的南极长生大帝和东极青华太乙救苦天尊为站立,其余六尊均坐在龙凤椅之上,他们率领大殿四壁诸位神祗构成“千官列雁行”的构图形式,各人物交糅杂错,相互掩映,人物多达二百九十二尊,其中男像二百六十三尊,女像二十七尊,飞天二尊,除去无法考证的人物和身份较低的人物之外,其他神祗分别有,青龙、白虎、玄元十子、三十二天帝君、二十八星宿、天蓬大元帅、天猷副元帅、翊圣德真君、北极真武大帝、雷公、电母、雨师、雷部诸神、天、地、水三官、日、月、金、木、水、火、土、紫炁(qì)、月孛(bèi)、罗睺、计都、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左辅、右弼、天罡、三台、三元、五岳、四渎(dú)、扶桑大帝、丰都大帝、十二元神、太极、明星、九疑诸仙、传经法师、四目老人、仓颉、孔子、紫光夫人、文昌帝君、太乙诸神、八卦诸神、仙曹、仙官、天丁、力士、神王、神将、太乙、侍臣、香官、内官,金童、玉女等。各人物围绕主尊前后排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天仙道人、三教九流,无一雷同,文臣稳健,武将勇猛,金童玉女眉目悄丽,主位神祗威严肃穆,或左顾右盼,或一脸正气,或若有所思,构建出严谨的道教系列仙班体系。

仓颉与孔子像

《朝元图》壁画人物丰富,且众多人物手持不同的法器、供具,故而使用不同的勾线方式来进行表现,在壁画中大量的衣纹飘带,潇洒自如,运笔流畅,有的飘带更是长达三、四米之多,但是均一笔而就,中无断笔,这样的功力非常年积累而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不能为之,如东扇面墙外侧南极长生大帝,从冕旒冠飘逸而下的飘带就是很典型的代表。所有的人物服饰衣纹,宽袍长袖,满壁飞扬,正是“吴带当风”。正是由于《朝元图》继承了唐宋时期绘画的精髓,结合画师常年生活中观察积累,才创作出举世无双的经典巨作,在壁画中使用的勾线种类较多,但是主要还是以铁线描和兰叶描为主,在遒劲有力的铁线下,无论是主尊神祗,还是玉女武官的轮廓神态均饱满立体,毫无呆板之嫌,除去人物轮廓,其余如衣饰、飘带、兵器、香炉等等也都大量使用铁线描,突出了壁画整体庄重感。在铁线勾勒出的庄重构图中,唐代大家吴道子所创兰叶描又为壁画加入了飘逸动感,由于兰叶描行笔中受力不均,所以线条粗细不均,使得壁画中的道仙飘然灵动,如为数众多的文官武将胡须、仙官随风舞动的衣袖、武将盔甲上的罩袍飘带等,可以给人以非常强烈的张力和动感,仿佛身临其境。另外图中许多法器,如玉华金鼎,七宝香炉等都是用铁线勾描后沥粉贴金,立体感十足,尽显高贵华美、绚丽精致。在色彩的使用中总体上壁画是以冷色系为主基调,如石青(蓝)、石绿(绿)等,点缀有朱砂(红)、石黄(黄)、铅粉(白)、赭石(赭)等暖色,很好的运用各色彩的特性,构成朴实、庄重、色彩浓烈浑厚的画面。

东扇面墙外侧南极长生大帝

在元代开始寺观壁画开始衰落,很多的文人士大夫对于壁画的创作不屑一顾,虽然《朝元图》并非是宫廷画师或大家之笔,但是在三清殿中我们看到东半部分以马君祥,西半部分未知名的一班民间画师,以严谨的构图、超群的技法,创作出一堂人物丰满、气魄宏伟、色彩浑厚的鸿篇巨制,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美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朝元图玉女像

西王母左侧四位、右侧六位,共十位太乙神

永乐宫三清殿之后是纯阳殿,又称混成殿,殿内现在塑像无存,但是四壁两组元代朱好古画班的《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是本殿最主要的看点。唐代贞元十四年吕洞宾出生在山西河中永乐镇附近,洞宾只是字,吕洞宾本名为吕嵒(yán),其六十四岁方才得中进士,后出游遇钟离公,公为其传授道法,后吕洞宾云游天下,宣扬道法,广收道徒。之后民间将其云游事迹逐布神化并广为流传,而道教全真派门徒更将吕洞宾尊为“祖师”,元代开始由于统治者的需要曾对吕洞宾进封“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的封号,并在全国进行祀奉,广建祠、观、宫等,其影响力迅速扩大。而纯阳殿内的《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完成的,现在纯阳殿东梢间右上隅和西梢间左上隅,有两处题记,东梢间题记为:“禽昌朱好古門人古新遠齋男寓居絳陽待詔張遵禮門人古新田德新洞縣曹德敏至正十八年戊戌季秋重陽日工畢謹誌”。西梢间题记为“禽昌朱好古門人古芮待詔李弘宜門人龍門王士彦孤峰待詔王椿門人張秀實衛德至正十八年戊戌季秋上旬一日工畢謹誌”。从题记中可以看到本殿壁画完成于元至正十八年(年),是由元代著名的民间画师、襄陵画派领军人物朱好古的两班弟子绘制而成。永乐宫各殿壁画的绘制朱好古本人到底有没有直接参与?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有观点认为三清殿《朝元图》西半部分内容由朱好古本人绘制,但是这也只是推测,目前未见永乐宫各殿壁画出现朱好古本人的题记,就整个晋南壁画群来说,留存其本人参与绘制的只有兴化寺壁画,虽然朱好古生卒年不详,但是我们可以参考山西繁峙岩山寺壁画画师王逵的一些经历,王逵为金“御前承应画匠”也就是金宫廷御用画师,生于北宋元符三年(年),北宋灭亡时(年)年仅27虚岁,仅是学业初成的青年,后被金人虏往北国,参与上京会宁府的营造一直到金皇统二年(年),此时王逵为43虚岁,也正是在这一段时间里王逵的绘画创作能力达到黄金时期,成为金王朝的“御前承应画匠”征调进入大金画院。在进入花甲之年时,返乡在金正隆三年(年)至大定七年(年)创作出举世闻名的岩山寺壁画《岩山上京图》和《诃利谛鬼子母本行图》,被称为寺观壁画中的“清明上河图”,而此时王逵已是68虚岁之高龄,也是这位宫廷御用画师的巅峰之作。参考王逵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高超技艺水平,画师如果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常年积累的绘画功底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而朱好古是否参与绘制我们可以推测:虽然生卒年不详,但是稷山兴化寺壁画为朱好古和门徒张伯渊于元大德二年(年)绘制完成,兴化寺的《过去七佛说法图》《弥勒佛说法图》都是我国古代寺观壁画中杰作,无论构图、设色、功笔都达到极高的成就,而此时朱好古本人也已经开始广收门徒,由此可以认为此时的朱好古成就、阅历绝对不会是二、三十岁的青年的所能达到,应当最早也是时值壮年的人生黄金时期,永乐宫三清殿壁画于元泰定二年(年)绘制完成,而纯阳殿壁画绘制工作完成于元至正十八年(年),这两殿壁画距离兴化寺壁画绘制分别为27年和60年,所以三清殿壁画的绘制,按人的年龄和精力来看,朱好古本人参与绘制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即便如此在完成时也已年逾古稀,而纯阳殿壁画从各方面分析都断无可能参与绘制!

永乐宫纯阳殿北壁门额横披八仙过海图

《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共计五十二图,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了吕洞宾出生到神游显化的内容,东壁壁画为故事的开始,由东山墙南端开始,上下垂直两幅,逐渐向北推进,到北壁明间结束;西壁由西山墙南端开始,与东壁故事排列顺序相当,也是到北壁明间结束,各组故事内容都自成章法,但又通过山水、云雾等相隔相连。且每幅故事都有墨书榜题一方,用以描绘故事内容。现将其罗列如下:1瑞應永樂2黄粱夢覺3慈濟陰德4歷試五魔5衡州肅妖6神應帝王7石肆求茶8度老松精9再度郭仙10度曹國舅11度何仙姑12度沈東老13誘侯用晦14度陵鶴會15度陳七子16武昌貨墨17賜藥馬氏18提邵康節19廬山放生20度孫賣魚21肥豚華山22儀真繪像23游寒山寺24度馬庭鸞25救苘婆眼疾26婺州舉塔27救趙監院28成都施丹29题詩天慶30宫史剿祟正君心非32度張和尚33丹庋莫敵34度喬二郎35救劉氏病36汉子戲虹橋37沆子戲羅浮38臨晉瓜皮詩39神化趙相公40神化懷孕師尼41鼎州貨墨42賜藥狄青43神化赴千道會44賜雍寶棗45探徐神翁46上清宫留题47穢梳高價48神驚陳公49度陳進士50長溪覓齋51救孝子母52度劉高尚。以上虽然是道教全真派为了衬托吕祖而神话的故事,但是在内容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面貌,在壁画上既有反应山水自然的水墨画,也有反应市井百态、宫廷生活的人文写实,同事还有描绘三教九流、宗教活动的场面,以及大量的亭、台、楼、阁、桥、榭、宫、殿等建筑的界笔写实绘画,为宋元两朝建筑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在北壁明间门板两侧,分别绘制有《柳仙图》和《松仙图》在门额横披上绘有《八仙过海图》,殿内扇面墙背后绘制有一副《钟离权度吕嵒图》是永乐宫壁画中另一精品之作。吕嵒即是吕洞宾,六十四岁方才考取进士,郁郁不得志间云游十方,碰到钟离权,钟离权见吕嵒仙风道骨便有心度之,后与其托“黄粱一梦”进行点化,并口述内丹密旨和天遁剑法,终度吕嵒修成正果。图中钟离权和吕洞宾并坐在磐石上,二人身后青山耸立,山间流水潺潺,近处两棵古松做背景,给给人营造出一种宁静清远的世外桃源的意境,衬托二人的仙风道骨,为度化成道营造出恬静的外部环境。而图中二人的形象也非常具有对比性,钟离权放荡不羁,敞衣袒胸,胸前长髯飘拂,目光坚毅,左手伸出二指,面向吕嵒开怀畅谈,似乎在对吕嵒进行点拔。而对面吕洞宾的形象正好与之相反,书生气意十足,为儒生装扮,身着白衣,皮肤白皙,衫髯轻拂,面对钟离权双手拱立,正在洗耳恭听,表现出文人的谦恭温良。图中二人的形象对比十分强烈,钟离权粗狂豪放,朴实无华;而吕嵒谦虚内敛,泰然自若。将二人动静合一的感情变化刻画到细致入微。

纯阳殿西壁《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之神话临晋瓜皮诗和神话怀孕师尼

纯阳殿东壁《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之瑞应永乐

纯阳殿南壁西梢间道观醮乐图及题记

永乐宫纯阳殿南壁东梢间道观斋供图

永乐宫纯阳殿扇面墙后《钟离权度吕喦图》

永乐宫最后一重大殿为重阳殿,也叫作七真殿,建于蒙古中统三年(年),殿内原有塑像已毁,现在大殿的东、西、北三壁满绘元代绘制《王重阳神话传记图》,只可惜壁画无题记,具体绘制年代及画师无从考证,但是根据壁画绘制风格来看与纯阳殿壁画属同一时代。重阳殿壁画与纯阳殿壁画中所反应的社会生活相同,构图排列也基本相仿。主要内容为道教全真派王重阳从出生,建活死人墓修行,不贪富贵,无畏权贵,扶危济困,除恶扬善,成立道会,收全真七子的故事。也是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展开,一共四十九幅,在每一副画面的上方有墨书榜题一方,简要介绍故事的大致内容,由殿内东壁南侧开始,上下两幅画面排列按顺序递进为:1誕生咸阳2下現金莲3傳授秘語4遇真甘河5南時作居6摒棄妻孥7甘河易酌8躬植海棠9题壁傳圖10劉蔣焚菴11留頌邙山12别河辭嶽13會真寧海14握水朝元15分梨環堵16看彩霞17擎芝草18汴梁游19扶醉人20夜談秘旨21撥雲頭22灑净水23起慈悲24念神咒25誓盟道戒26畫示天堂27歎骷髅28妝伴哥29長舂入謁30長真棄俗31度太古32太古拜師33太古傳衣34開煙霞洞35叱煙霞洞36立會三州37呪鹵井38發蒙四子39投冠蓬海40散神光41釣小張哥42擲蓋龍泉43化長生子44却介官人45警丹陽子46付史風仙47燃薪觀節48會紇石烈49三師勘符。以上壁画各故事情节紧密相连,虽然故事章节较多,但是其主题依然是表现道教标榜不畏强暴,扶危济困的信条和宿愿,且画面中出现的场景全部都是当时实际社会面貌缩影和真实写照,壁画的各个篇幅通过山川云雾相连,绘制方法主要以工笔画为主兼以界画表现亭台楼阁等,重彩平涂,庄重而不失古朴,与纯阳殿壁画有异曲同功之妙,两殿壁画题材深厚,构图表现独特,不失为同期寺观壁画精品。

重阳殿东壁《王重阳神话传记图》之甘河易酌

重阳殿东壁《王重阳神话传记图》之诞生咸阳

在重阳殿的扇面墙后方绘制有上清灵宝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的画像,在三清前方左右侧各有侍者九人,形成恭候朝元的场面,在扇面墙画面两侧还各有玉女一人,面容丰腴娇好,神态雍容华贵,衣饰精美,实在是美貌佳人。

三清殿朝元图天蓬

三清殿朝元图青龙

三清殿朝元图长图(请横屏观看)

晋见近期活动,开启预约,名额有限,点击查看详情:

端午节特刊:晋南精华

我们要去:平遥古城、镇国寺、双林寺、广胜寺、壶口瀑布、青龙寺、晋侯墓地(晋国博物馆)、永乐宫、广仁王庙、解州关帝庙

日程:四日

端午特刊发团日期:6月25日(端午节)

寻山

我们要去:南禅寺、佛光寺、岩山寺、徒步东台望海峰、徒步北台叶斗峰、显通寺、菩萨顶、塔院寺、五爷庙

日程:三日

年第一期发团日期:7月3日(周五)

更多专业人文知识及寻游活动,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bdfyy.com/afhgx/77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