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现为慢性湿疹。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曾治张某,15岁,学生。患者一个月前双侧耳道及耳郭奇痒难忍,抓破后流出大量黄稠黏水,结成黄痂。结痂后刺痒更甚,越抓黄痂面积越大,以致两个外耳道及耳郭被黄痂覆盖,非常难看,于年6月21日求治于余。
现症:双侧耳郭及外耳道布满湿疹,奇痒难忍,有一处抓得血痕累累,患者心情焦躁,食欲缺乏,舌苔白,脉弦滑数。
此外耳道湿疹,以激素、抗生素、抗过敏药治疗五六日,不见好转。和患者商量后,患者愿改用中药一试。处方:薏苡仁30g,炒杏仁10g,白蔻仁10g,竹叶10g,滑石(布包)30g,厚朴10g,半夏10g,通草6g,苦参15g,川槿皮10g,柴胡6g,白芍12g。水煎服,每日1剂,5剂。
7月3日复诊:服药后刺痒明显减轻,黄痂变薄,面积缩小,心情稍舒,舌脉同前。原方5剂。
患者服完药后,湿疹消除,心情舒畅,食欲复常。
精彩点评
本例患者湿热内蕴,蒸渍耳道,所以外耳道奇痒难忍,抓破后流黄水,结痂成湿疹,越抓黄水浸渍面积越大,所以整个外耳道、耳郭布满湿疹;湿热熏蒸,心神被扰,所以患者心情焦躁;湿热熏蒸,损伤脾胃所以食欲缺乏。所有症状都是湿热惹的祸。用三仁汤清热利湿、宣畅三焦、调理气机、上下分消,加苦参、川槿皮清热祛湿止痒,柴胡、白芍疏肝畅神,终使湿疹这一顽症在短期内消散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农村常见的一种野草,是“皮肤瘙痒”的克星,一涂很快就见效
巧用鱼腥草,专治湿疹!远离皮肤瘙痒,越抓越痒!
菊花+金银花,是湿疹的“克星”,好找好用,再也不想皮肤瘙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