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地力,机械化耕作实现新突破;种植模式创新,为培育新兴产业拓展空间;打造多极现代农业发展平台,辐射带动多元产业、三产融合发展——
崇左:今春农业产业创新局
□本报记者农彩云
春天种下什么,秋天就收获什么。
崇左对这个春天期望值很高!
从提高地力到创新种植模式,从提高机械化程度到培育新产业,从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到三产融合发展,一系列的农业发展举措落地,崇左在广袤的土地上撒下了希望的种子。
建设高标准农田:机械化实现新突破
“有水种什么都有收成。实施‘旱改水’后,我们可以开展立体种植,推广‘水稻+青菜’‘水稻+瓜类’种植模式……”崇左农田小块并大块规模化经营面积已达万亩,占耕地的34.33%;
“现在收种甘蔗不用那么辛苦了,三四天的工作半天就做完了。有‘铁牛’助力,轻松很多。”崇左农田道路农机车辆田块通达度约70%;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3.74%,其中机收率为33.76%;
“水渠到田头,再也不用等天种地了。大片的土地有了生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崇左累计完成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7万亩;
进入“十四五”以来,崇左以粮食、糖料蔗“两区”农田为主,以加强“小块并大块”细碎化农田整理、提高道路通达度和水利化率、机械化率、梯田化率、兼顾水肥一体化为主攻方向,围绕稳固提升水稻、糖料蔗、玉米、薯类、豆类、蔬菜等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能,重点支持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企业等规模化经营主体,开展“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在这个春季春耕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
据统计,仅“旱改水”项目就为崇左新增水田面积10.09万亩,有效增加了崇左补充耕地库存,补充耕地指标交易量位于全区前列;今年一季度,又新增水田面积.42亩,排名全区前列。
为确保全市“旱改水”水稻种植质量和成效,崇左率先在全区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投资与管理,提出“旱改水”项目水稻种植亩产必须达到公斤以上的定额要求,每年由市、县自然资源、财政、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实地联合测产。
实施“旱改水”项目推动了崇左农田水利设施全面改造,加快了农业生产机械化、集约化、现代化步伐。目前,我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0.29%。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49%,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1.25%。
土地流转小块并大块,也为崇左农业生产机械化实现突破提供了可能。
今春,崇左甘蔗机械样样齐全,农机服务组织遍及各乡镇,全市已建成2个广西甘蔗“双高”基地生产全程机械化区域服务中心,具有万亩服务能力的50多家,作业服务内容覆盖了农业生产耕、种、管、收、运等各个环节,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提高了生产效能和效益,适度规模化生产得以加快推行。今春,崇左共完成甘蔗机械种植.67万亩,其中宿根蔗.16万亩、新植蔗41.51万亩,完成甘蔗机械化收割面积6万亩左右,机械化收割甘蔗30.51万吨。
据统计,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建立甘蔗种植大户、甘蔗生产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种植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户(个),连片50亩以上规模化经营面积47.68万亩,其中有41个专业种植公司流转13.20万亩土地实施规模化经营。
传统产业机械化耕种的成功为新产业提供了经验。
今年,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崇左拓宽了农机化技术应用领域,把目光放在水果(火龙果、柑橘等)和蔬菜等新培育的农业产业机械化耕、种、管、收上,推广应用电子机械剪果技术、轨道运输机和简易保鲜储藏设备等,推动崇左规模发展果蔬产业机械化实现新突破。
创新种植模式:拓展培育产业空间
春节后,龙州镇自清村的9个鱼菜共生种植大棚竣工投产,年可产蔬菜60吨,为龙州县又增添一个种养专业合作社。今年,龙州县把果蔬、中草药等经济作物作为种植业的一个稳定增长点来打造,目前,柑橘、火龙果、香蕉、黑皮果蔗等产业初步形成,坚果间套种中草药发展达亩以上,中草药产量吨,比去年增加吨,同比增长%。
高质量农田建设带来了种植模式的创新,也为培育新产业扩展了空间。和龙州县一样,崇左各县蔬菜生产和坚果规模种植势头在这个春天显得异常强劲。
和往年全力确保甘蔗原料蔗生产不同,在巩固原料蔗生产喜获丰收后,今春,崇左把农业生产的重点放在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后劲上和培育新产业上,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粮食作物间套种,提高单产产值,增加农民收入。
和龙州县一样,有效推动春季果蔬生产,是今春崇左各县寻求农业生产增产增收的一大举措。利用旱改水项目轮作一季蔬菜,崇左依托扶绥、大新、天等、龙州等县(市、区)的蔬菜主要分布区,着力抓蔬菜冬春季扩种复种,发展“短、平、快”蔬菜产品,力争一季度蔬菜产量28万吨,与去年同比增长8%。
甘蔗间套种、木薯间套种、水果间套种、玉米间套种、坚果幼龄果园间套种,种蔬菜、种西瓜、种中药材、种马铃薯……农作物套种间种成了崇左这个春季春耕生产最靓的风景,而坚果幼龄果园成为套种的主战场。
各县农作物间套种呈现出了套种技术由单一向多样化模式转变、点到面扩张、传统模式向自主创新发展、低效向高效升级、粗放向精细转变的突变。间套种种类由单一的花生黄豆等粮油作物为主扩展到瓜类、豆类、叶菜类、中药材、食用菌、辣椒等20多种,既有粮油作物也有经济作物;间套种模式已由单一基础的传统套种向多次间套种、立体间套种、多年生与一年生间套种、高秆作物与矮秆作物间套种、免耕间套种等新模式发展,产能和效益由低效向高效升级、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仅扶绥县,利用坚果幼龄果园套种就有砂仁、鸡骨草、草珊瑚、牛大力等10多种经济作物之多。
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多元产业三产融合共发展
落子布局“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互促共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此举,使崇左一产发展向农业现代化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崇左农高区,围绕甘蔗产业发展,形成了集“糖料蔗种质资源研发——糖料蔗种植——蔗糖加工——含糖食品加工——功能性食品——物流——销售”的全周期产业发展链条,“种、养、贸、游、工”五大产业集聚发展,使发展打造了40年的传统支柱产业——蔗糖业,真正走出资源型产业的困局,成为崇左三产融合的引擎。园区规划“两核一带四基地”中的一带——上龙大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将重点发展特色种养、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业态,承担商务服务、生活配套等功能,重点促进“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业+现代服务业”“农业+文旅”“农业+高科技”融合发展。
“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综合能源项目,是将农业种植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相结合发电经营的电站模式。崇左市“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新能源一期)扶绥县光伏项目建设,将使崇左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极大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单位面积土地产值,发展无辐射、无污染清洁环保项目,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综合经济体。
宁明以腾宇公司为龙头带动,利用新兴农业产业坚果套种短期经济作物,积极探索“一地两种”模式,加速推进“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已形成了整体化及规模化的绿色农业产业,实现多个产业共同发展。
龙州县北部湾食用菌产业现代化示范区已带动全县食用菌种植52.84万平方米、.62吨,产业覆盖5个乡镇10个行政村,辐射带动多农户,户均增收达到2万元,开辟了一条群众脱贫创收新路径。
……
崇左农业发展,展现出了清晰的现代化农业脉络。
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田园综合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是崇左打造农业产业发展平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载体。
据了解,崇左要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成20个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飞跃,正在这里精彩上演……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