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賢論師的取果用與作用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a-cd.net/fengshang/xinchao/1858.html

有部許有爲法在三世位中都有功能,並且以正作用時爲現在位。眾賢論師由此強調「作用」與「功能」的差別。

學俱舍論時,如果參考光記寶疏,一般會把「作用」和「取果用」等同,如寶疏釋三世有時,引正理論云:

正理救云:我宗說作用者,謂是取果。取果之用定在現在,自餘力用並是功能。我宗然約作用有無立其三世,非功能也。

這一段是間接引文,正理論原文是:「引果功能名為作用,非唯作用總攝功能,亦有功能異於作用……」源自婆沙76卷「取等流果」文。

原文中的引果功能,依正理論餘處解釋,它與取果用並不等同,只是特指取同類相續之等流果,如云:

若能為因引攝自果,名為作用;若能為緣攝助異類,是謂功能,如前已辨。一切現在.皆能為因.引攝自果,非諸現在皆能為緣.攝助異類……同類相續果生,有定不定攝引勢力,名為作用,亦名功能;若於異類相續果生,但能為緣攝助令起,此非作用,但是功能。……實唯引果,方名作用。

顯宗在解釋「五取果唯現」時也補充道:「相應俱有異熟三因,皆說功能名為作用,果異因故、二俱時故。」因爲異熟因取異類果、非同類果,相應俱有因取同時果、非異時等流果,所以不說爲作用,只依功能假說作用。

寶疏中這樣釋正理論:「准正理論上下文,一切取果皆是現在。此中說取自類果者,據顯說也。……此釋自類果者,即因緣所取皆是自類。」並沒有特別突出正理論前後各處所說同類相續之等流果。

所以寶疏在釋三世有時,間接引正理論並破云:「正理若作此釋,即有等無間緣現在取果.違婆沙過。」因爲婆沙評家認爲:二無心定作爲等無間緣,在現在位和過去位都能取果(漸取)。如果以「正取果位」定義現在,等無間緣就只能是現在取果,與婆沙評家相違。這樣破,對正理論是不公平的。正理論在等無間緣取果上固然有違婆沙評家的過失(其實婆沙本身是漸取頓取二說並存的),但是不應該在這方面對「引果功能」作救破,因爲正理論這裏的「引果功能」只限於同類遍行因引等流果,並不涉及等無間緣取果的情況。

當然,婆沙評家的說法是可以會通的。如寶疏會漸取說云:「取果名現在者,據因緣等說,不據等無間緣等。」

普光法師會云:「初取果者,立現在世,後取果者,過去亦起。」

由於依現在取果用即可分別三世,所以光記和寶疏中解釋區別三世的「作用」時,其「作用」通常也是泛泛地指向取果用,但是正理顯宗中作爲「作用」的「引果功能」並不是一般的取果用,而是取同類相續之等流果_源自婆沙。這一點對理解「三世有」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描述正理論的主張時,需要注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bdfyy.com/afhpz/155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