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穿梭于搬砖工地的你,可有注意到CDB周边有些什么花草树木吗?编编曾听说有很多“折耳根”,嗯,就是那道有人爱有人厌的四川著名凉拌菜,后来还真在行政楼去培训部的楼梯旁发现了一大片。
有心的Leep收编总结了在CDB看到过的各种花草树木,今天推出第一系列。小伙伴们赶紧来看看哪些是你曾经见过的吧!
作者
Leep
编辑
云飞扬
图片源自网络
1.茜草
曾见于西区公用工程与预留的4、5列装置之间斜坡上。常见有四叶茜五叶茜六叶茜。根状茎和其节上的须根均红色,古代用于染色;茎多条,细长,方柱形,棱上生倒生皮刺,有刮手的感觉。叶片轮生为其识别特点。
茜纱窗下,公子多情——《红楼梦》
2.青葙
曾见于NGP南边往调试的区桥头门卫处。有点类似鸡冠花,花期5-8月。青葙喜温暖,耐热不耐寒。生长适温25到30℃,20℃以下生长缓慢,遇霜凋萎。所以大修期间应能见到。
3.千根草
曾见于调试办公区室吸烟点路旁。一年生草,多见于砂质土壤上。掐断后有白色乳状汁液。
4.窃衣
主要见于NGP北门出厂小路,西区公用工程与4、5列装置预留区,调试库房南边也能见到。成熟时全株暗红色,果实带有钩刺,和苍耳有得一拼。偷偷粘在衣服上悄无声息。
5.河白草
也叫杠板归。曾见于西区公用工程与4、5列装置预留区的斜坡处。叶三角形,枝蔓带刺,牲口都不一定会吃。秋天会结果,果实为蓝色。
6.天胡荽
曾见于调试作业票办公室后门。一般如图作盆景覆盖盆土之用。和名字一样,长得像芫荽。
7.红蓼
曾见于北门门卫附近。喜欢生在沟边湿地、村边路旁。《声律启蒙》曾有“鱼游荷叶沼,鹭立蓼花滩。”
8.白茅
曾见于出北门刷卡门到老厂的漫水桥头。NGP南边入调试刷卡附近也能见到。根部甜甜的,挖来能食。
9.夏枯草
曾见于4、5列装置预留区路旁,开花如麦穗,盛夏则枯黄变色。花期4-6月。生长在山沟水湿地或河岸两旁湿草丛、荒地、路旁,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夏天枯萎和酸模类似,在碧草丛中枯萎的铁锈色尤为显眼。
10.香蒲
曾见于白色帐篷西北边有水的沟边。花果期5-8月,花粉即蒲黄可入药,叶片用于编织、造纸等。
以前的人用采集的蒲绒来填充枕头。
11.艾草
曾见于NGP北门出厂门路旁。叶似菊花,掐揉有香味。可以驱蚊。艾草制成艾绒常用于作灸疗,另艾绒也是制作印泥的材料。每到端午,古人有把艾草编织带在身上习俗。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贺新郎·端午》
12.铁线蕨
曾见于NGP北门回前河路上,过了废品收购站的某岩壁处。铁线蕨是偏酸性含石灰质的指示植物。可以当盆栽。不过需要保持湿度的雨林缸才行。
13.蛇莓
曾见于NGP北门出厂门不远的路边。传说有毒,实际应该没有。蔷薇科,多年生草本,全株有柔毛。花期6、8月,果期8-10月。多野生于山坡、草地上、路旁、沟边或田埂杂草中;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收敛止血作用,又能治毒蛇咬伤,敷治疔疮等;并用于杀灭蝇蛆。
14.酸模
曾见于NGP4、5列装置预留区,调试库房南边及NGP北门区域。为最常见的杂草之一。5-7月开花,6-8月结果开花结子后易先枯黄为褐色。酸模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及草酸,草酸导致此植物尝起来有酸溜口感,常被作为料理调味用。
15.过路黄
曾见于NGP北门区出去一路过漫水桥,行至去老厂大路的上坡转弯处。别名:铺地莲,属报春花目,有短或近于无毛。
16.黄花苜蓿/紫花苜蓿
曾见NGP北门出厂门的小路旁,5月开花。花期6-8月,果期7-9月,野苜蓿适应能力强,耐寒抗旱,耐盐碱,抗病虫害,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牧草。现在也是口感良好的野菜。
17.蛇床子
曾见于NGP南门入调试的区桥头,以及NGP北门区出厂的小路上。
18.朱顶红
曾见于NGP北门出厂门至漫水桥的农田里,应为当地住户所种。据查是最近才引进的舶来品。
19.马鞭草
曾见于NGP北门出厂至漫水桥的农田边。马鞭草属于马英丹科。远看和薰衣草的蓝紫色有些相似。
20.马缨丹
曾见于NGP南门入调试的桥头。和马鞭草是亲戚关系。叶加入烟丝可增加香味,也可代替砂纸用于磨光。叶有杀虫作用,可用于制造生物杀虫剂。但是马缨丹叶及未成熟果实具有毒性,人畜误食会中毒。
21.风杨
曾见于NGP北门区出厂门沿路直走至左转弯处。胡桃科、枫杨属植物。大乔木,叶多为偶数或稀奇数羽状复叶,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
野柿初膨,枫杨正序,时逢重午。
——《永遇乐》
22.构树
曾见于NGP北门出厂门沿路。构树像银杏一样雌雄异株。雄花序为柔荑花序,我们称之为构棒槌。小时候常摘来裹面蒸菜吃。雌花序球形头状。看着就甜甜的,若没人摘,便会落红满地。
23.桑树
曾见于NGP北门区出厂门沿路。见过家里的桑树枝条逢节便弯,像枣树。野生的桑树没有这样的特征,还有的桑葚儿是绿的,似不能吃。
24.枳树
曾见于NGP北门厂门内。特征非常明显,比橘子树多了许多大刺。果实能看不能吃。晏子使楚就讲了一个南橘北枳的故事。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商山早行》
25.蓬草、小飞蓬
常见于各区的路边,太多了。蓬草略微矮一些,小飞蓬则高一些,且为外来入侵植物。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
未曾留意,工鞋踏过的地方拥有如此的繁华与美丽。每一株小花小草都蕴含着生命的灵魂,予我们最温柔的诗意。
方寸生机,人间欢喜。
感谢阅读欢迎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