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更宽更长的A型车、支持全自动运行、乘坐更加舒适安全。今年年底,北京轨道交通多段线路将开通试运营,除了老线要开通新的延长段,还有17号线南段、19号线一期、11号线西段三条全新地铁线路将要与乘客见面。线路所用的智能电动客车8月20日上午到达车辆基地。这三条线的新车有哪些新特点?采用了哪些新的科技装备?跟着北京交通广播的记者一起先睹为快吧。17号线:控车系统有“双保险”
走进地铁17号线次渠南停车场,轨道上停放着20多辆崭新的地铁列车。列车车身采用了不锈钢的金属色,蓝色与灰色线条相间,为列车增添了动感色彩,更显得简洁大方。
地铁17号线南段新采购的智能电动客车/记者黄河拍摄
作为北京第一条时速公里的A型不锈钢车体全自动驾驶智能电动客车,17号线列车装备了新型车辆监测系统,中车长春轨道客车公司技术经理翟国锐说:
翟国锐:像我们车辆配置的主动障碍物的监测系统,可以识别线路和线界内所有异常的物体。正常的运行过程当中,如果轨道上出现了人或者是异物,可以自动识别出来,快速停车,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地铁17号线南段新采购的智能电动客车/记者黄河拍摄
登上列车之后,与现有列车最大的不同是列车座椅的颜色。和其他线路单色座椅不太一样,17号线蓝色座椅上设计了简洁线条和图案,带给乘客更加清爽的感觉。17号线车辆是北京第一列时速公里A型不锈钢车体全自动驾驶智能地铁列车。每列车共有8辆编组,在时速公里可实现GoA4最高等级全自动运行,可以在无人值守的状态下实现自动驾驶。不过在开通初期,17号线或仍将安排列车司机在驾驶室值守。地铁17号线南段新采购的智能电动客车/记者黄河拍摄
相比现有的地铁列车,17号线列车容量更大。目前,包括1号线、4号线在内的大多数线路采用的是6节编组B型车,每列车的载客量为人上下。而17号线列车,总长度达到米,宽度增加0.2米达到3米。最大载客量人,系统运能提高70%。地铁17号线线路图/市轨道公司提供
17号线列车在内部设计上使用了多种新科技:整车采用先进的双网控车技术,包括了安全型工业以太网和多功能车辆总线网络。在日常运营中,列车采用以太网进行通信,如果遇到故障,便可以自动切换为多功能车辆总线网络进行通信,可以保证车辆的安全性,相当于给列车加上了“双保险”。图片:北京日报此外,列车内还有一套“智能检测监测系统”,包括了轨道检测系统、主动和被动式智能障碍物检测及脱轨检测、走行部在线监测、3C弓网监测系统等智能监测系统。列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车载数据,到了车辆段内,可以进行智能分析,为列车健康管理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坐在17号线新车里,乘客会感到更加舒适。京投所属轨道公司设备管理总部主管工程师任菲介绍,列车内安装了变频空调。根据载客量自动调节温湿度。“车内乘客多的时候,空调温度调低,人少的时候还会调高一些,让车厢保持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中。”图片:北京日报17号线南段起自麦庄站,终点至十里河站,全长16.5公里,包括7座车站,其中次渠站与亦庄线换乘、十里河站与10号线换乘。17号线南段开通将有效分担地铁5号线南端和亦庄线的客运压力。目前,已入驻17号线次渠南停车场共计23列车,其中年底投入线上运营的18组列车已全部到位,后续列车正按照既定计划陆续到段。目前,列车正在为全自动运行进行调试中。11号线西段:5G信号一路“满格”
11号线西段工程位于石景山区,线路北起模式口站,南至新首钢站。线路长度4.2公里,设站4座。地铁11号线西段直接服务年冬奥会,新设计的列车充满了“冬奥元素”。京投所属快轨建设公司设备部部长王雪松表示:王雪松:车内扶手采用了冰球杆的一种造型,车辆的灯光采用了雪花的造型,映衬着北京冬奥相关的一些特点和特色,包括车载的显示,提醒乘客每个车厢的舒适度和到站的信息。地铁11号线西段客车/记者黄河拍摄
11号线西段车辆时速公里全自动驾驶智能A型铝合金地铁列车。列车4辆编组,车辆设计清新灵动,车头采用国宝大熊猫形象,车厢内外采用蓝白两种色调,蓝色车门与白色车身协调搭配,蓝色来源于天空蓝,白色取材于纯洁的冰雪,象征着冰雪映照下湛蓝的天空。地铁11号线西段客车/记者黄河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在11号线车厢天花板上,还安装了5G室内天线的“小圆盒”,只要乘客坐在列车上,不论列车开到哪里,5G信号将一路“满格”。
地铁11号线西段示意图/市轨道公司提供
19号线牡丹园站抢先看
在北京轨道交通路网中,19号线是第一条贯穿南北的市区大站快线。一期工程北起海淀区牡丹园站,途经西城区,南至丰台区新宫站,全长约22.4公里,标识色为暗粉色。共设10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列车采用8节编组A型列车。其中,海淀段约4.1公里,包含牡丹园、北太平庄两座车站。平均站间距达到2.3公里,接近普通市区线路2倍。北京海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