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手记手工DIY,跟我一起来

白癜风学术高峰论坛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211116/9697454.html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孩子们课本上的这首小诗,他们早已经背得滚瓜烂熟啦!可真正动起手来,他们是否能DIY出最棒的手工作品呢?

答案,待三年一班的孩子们用文字告诉你吧!

01

制作不倒翁

?张君昊

手工制作课上,同学们大显身手。有的做灯笼,有的编织中国结,还有的制作不倒翁……我就来说一说我最喜欢的一项。

我最喜欢的一项是不倒翁,因为不倒翁怎么推它也不倒,所以我很喜欢。接着我就开始制作不倒翁了!

我先把工具准备好:鸡蛋一个、橡皮泥一袋、水彩笔和小刀。我先用小刀在鸡蛋尖端开了一个小孔,把蛋液倒了出来。接着在鸡蛋里面装橡皮泥,直到装到鸡蛋的一半。因为这样不倒翁就会有重心,不会倒。然后我再用橡皮泥把鸡蛋的尖端给封上。最后,我用水彩笔在鸡蛋上画了一些装饰。一个既可爱又好玩的不倒翁就做好了。

通过做这个手工,我懂得了不倒翁直立时重心很低,当它受到外力作用摆向一侧时,反而使重心升高了。在重力的作用下,它会自动恢复到原来的直立状态。这就是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怎么样,不倒翁好玩吗?

?廖思阳

手工课上,我出了奇的无聊,到底做什么呢?对了,就做一个“熊猫”不倒翁吧!

首先,必得先准备好材料啦!一个鸡蛋,一些细沙(或一些面粉),一个小图钉,双面胶,卡纸,清水,彩笔。

第一步,用小图钉把鸡蛋的一头刺一个小洞,把里面的蛋清和蛋黄倒出来,再用清水清洗鸡蛋壳。

第二步,用细沙装入鸡蛋壳里的三分之一,再用双面胶)贴在一小块卡纸上,在一起贴到小洞上。如果用的面粉,应该装三分之一的面粉在鸡蛋壳里,等它晾干哦!

第三步,用彩笔把鸡蛋壳装饰好,就画我最喜欢的熊猫吧!再给它取个名字,“国宝熊猫不倒翁”,哈哈,怎么觉得有点拗口呢!

悄悄告诉你,我做熊猫不倒翁的时候可是用了三个鸡蛋,直到第四个才大功告成呢!

我在和熊猫不倒翁玩时,碰一下它,它好像在说:“来呀来呀,我不信你能推倒我!”我“火冒三丈”,两眼“恶狠狠”地盯着它,可它的表情好像从得意洋洋变得可怜巴巴的了,哎,我就放了它。

嘿嘿,其实,主要是怎么推它也推不倒啦!

?李子轩

我也喜欢制作不倒翁,听了老师的做法,我也开始做起来了。

我先准备了很多材料:毛线、鸡蛋、画笔、剪刀。接着捡了一个小的鸡蛋左摇右晃,再拿一把剪刀,把鸡蛋顶部小心翼翼地戳了一个小洞,然后倒过来,蛋清和蛋黄像“小溪”一样顺这鸡蛋“房子”上的洞囗里流出来。蛋黄和蛋清终于倒光了,然后我再往鸡蛋里灌水,摇一摇,把蛋壳和里面洗干净,又往里面装又细又黄的沙。尽管我手中抓了一大把沙,但能装进蛋壳里的沙却只有一点点。我不怕困难,再接再厉,仔细往里面装沙,一会儿,沙终于装好了。

最后,我把上面的洞用透明胶封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不倒翁做好啦!

嘿嘿,做不倒翁的乐趣就在我脸上的汗水里流淌着,看到我灿烂的笑脸了吗?

02

制作灯笼

?邹若霜

今天,在手工制作课上,老师要教我们做灯笼。首先我们要准备这几样工具:卡纸、简刀、美工刀、铅笔、尺子。我们准备好一切工具后,老师就开始教我们做灯笼了。

我们首先拿出卡纸,然后按照老师说的话去做。我把尺子放在卡纸的另一边量出一厘米,然后定点,另外一边也是同样的做法。两边都定好了点后,再用尺子把两个点连起来,这样第一步就完成了。

第二步,把刚刚连好的线互相对折一次,两边都一样,然后再用尺子分别在两边每个隔五毫米的地方再定一个点。过了好一会儿,我终于定好了所有点,呼,我都要快累死了。不过,都已经做到了一半,做事又岂能半途而废呢?于是我又继续做下去。

到了第三步,我们要用到美工刀了,要把刚才每个五毫米的点割出一条条纸痕。这次要借助尺子了,开始割纸,我左手拿着尺子,右手拿着美工刀,先把尺子固定好,再割下去,耶!我割的可真好。

第四步,用双面胶贴住边,然后把顶上的一条边折进去,接着用手轻轻地压上去。

瞧,一个漂亮精致的灯笼诞生啦!

?徐子涵

我对制作灯笼的方法很感兴趣,因为灯笼是中国人喜庆的象征,每到喜庆的日子,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灯笼。制作一盏灯笼,摆放在自己的房间里,相信也给自己的房间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首先,制作灯笼所需要的材料是:竹条、一块大红色的布、一个灯泡、铁线、细线、胶带、电池……

我先制作骨架,首先把竹条用小刀削细,然后再用细线把衔接的地方绑紧,围成一圈,接着就是到了安装灯泡的时候了,这是最好玩的,也是最危险的,所以一定得小心了:把灯先放在骨架的正中间,取两条细铁线,交叉固定小灯泡上连接的电线,再用双面胶将铁线固定在灯笼内侧,装上干电池。

最后就是围绕着骨架周围一圈一圈地裹上大红色的布了,如果绘画好的同学还可以画上喜欢的动物在上面,那样子会更加漂亮哦!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打开开关,啊,灯亮起来了!大功告成!

看着自己制作的灯笼被挂在树上的那一刻,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今年过春节我还要亲手制作两个灯笼,一个给妹妹,一个给我自己。

?张峰瑜

今天,我就来说说制作工艺最方便,最让我喜欢的灯笼。

制作灯笼要到一些材料:胶水或双面胶带、剪刀和一张方形纸。

制作方法也不难,步骤一:方形的纸张裁切成矩形,根据自己的需要裁切成不同尺寸的矩形。步骤二:然后把纸张的两个长边进行对折。步骤三:接着用剪刀将其对折之后的边缘进行剪裁,到外边缘的时候留下一些距离。步骤四:再将前面的纸张展开,然后用胶水或者是双面胶带将其短边部分进行粘贴。步骤五:完成制作之后,应粘上一根带子。

手工可以锻炼人们的动手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如果双人做手工,还可以体会到互相帮助的乐趣呢!想做手工的同学,和我一起来吧,咱们就先从制作灯笼开始哦!

03

制作风筝

?何天佑

今天,我就给你们说一下我制作风筝的过程吧!

手工课老师让我们制作风筝,哈哈,终于等到这一刻了!老师把制作风筝的材料发给了我们,还有说明书呢,照着做吧:第一步是把风筝布抹平,照着轮廓剪下来。哈哈,我的是一只蝴蝶风筝呢,慢慢剪吧!第二步是把用竹签穿过布上的小孔,把支撑风筝布的竹架固定。啊,有一点像做好的风筝了!第三步是用竹签穿过在布上面的另一排小孔,再次固定竹架,哈哈,这些线看起来好像一个正方形。第四步,口袋里有一条很长很长的线,还有一个像轱辘似的东西,说要把线一根一根地绕上去。啊,那要绕多久呀!不管三七二十一,来就来,谁怕谁呀!我绕呀绕,绕呀绕,绕了很久很久才把这一条长长的线给绕完。第五步,把这根线拴上刚刚剪下来的风筝,就完成啦!

最后,揭晓谜底,其实那个轱辘似的东西叫风筝线轮。

嘿嘿,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的风筝,可真不容易呀!背一首诗关于风筝奖励自己吧: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04

制作冰冻泥土

?高鑫悦

手工制作课上,同学们大显身手。有的做灯笼,有的编织中国结,还有的制作不倒翁……而我要做冰冻粘土!

做冰冻粘土需要准备雪花泥、苏打粉、滤网、色素、碗和胶水。

首先把雪花泥拿出,放入碗中,在碗里倒入水,之后拿勺子不停地把雪花泥剁碎。接着拿一个透明的碗,上面要加滤网。把雪花泥倒进去,这样,水漏下去,雪花泥就留在了滤网上。再使劲压,把雪花泥剩余的水挤出来。

接着,把滤网拿开,把碗里的水使劲搅拌,然后加入一瓶胶水,又使劲搅拌。

这里有一个小秘诀,就是要加入点苏打粉,再加入色素搅拌,直到不粘碗,就可以取出来搓了,搓到不粘手,冰冻粘土就做好了,可以敞开玩啦!

最后提醒大家,冰冻粘土很好玩,但是不可以食用哦!

05

制作中国结

?吴汉宇

手工课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因为它可以锻炼我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我今天要讲的就是编织中国结的过程和它代表的含义。

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精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代表着“吉祥如意”“永远幸福”等等。

制作中国结需要剪刀、打火机、线绳和圆环。制作的过程很是复杂:第一步,先捏住线绳的中间位置。第二步,把中间的环弯下。第三步,把右边的环翻压,把中间的线绳下端往上折翻。最后,将四头对折。就这样反复同一个步骤,简单的中国结就编好了。你要问打火机怎么用,自然用来把最后的线绳烧断啦,这样就会留下一个圆圆的线头,而不会像用剪刀剪的,会有很多细小的丝露出来,不好看。

再看一下教室,哇,同学们也大显身手,有的做灯笼,有的制作不倒翁……嘿嘿,看来看去,还是觉得我的中国结最好看。拿着自己亲手编织的中国结,我心里别提多高兴,多自豪了!

06

制作贺卡

?何雨航

今天是母亲节,我想送妈妈一张贺卡。想知道我是怎么做贺卡的吗?随我一起去看看吧!

手工课上就是我“大显身手”的时机。先准备一张天蓝色的卡纸,然后把他们的四角对折,把四个角用剪刀剪成圆形。再用绿色卡纸剪一个叶子的形状,像扇子的银杏树树冠。再用棕色卡纸剪一个小的长方形,在长方形的一端涂上胶水,迅速地将树冠贴在小长方形上,就成了一棵银杏树。

下面,我们来做太阳。先拿一张红色卡片,用圆规描出圆形,再用剪刀剪下来。瞧,圆圆的太阳多像一个红红的苹果。再用一张淡蓝色的卡纸,对折后,沿着对称轴,画白云的一半,剪下来就成了一朵白云。天上的白云像棉花糖一样柔软,我再把剪下来的东西一个一个贴上去,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看上去像春天的森林一样。

从那时起,我知道了只要勇敢动手去做,就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怎么样,你,也来做一张贺卡?

07

制作面具

?罗曼诗蕊

我来给大家说说我做面具的过程吧!

做面具的材料有剪刀、胶棒和卡纸,还有美工刀。我做面具的人物是“孙悟空”。因为孙悟空能七十二变,它有一双厉害的火眼金睛,还有它超级无敌的武器金箍棒。孙悟空全身都是金色的毛,就像穿了一件金光闪闪的外套,所以我特别特别喜欢它。

第一,我先对比自己的脸,画出一个比脸略大一点的椭圆,然后拿起剪刀,照着剪了起来。剪着,剪着,“咔”的一声,我不小心把椭圆剪成了正方形,所以第一次剪失败了。

我又开始了第二次剪。这一次我剪得很认真,拿着剪刀,沿着画的线条,慢慢慢慢一点一点地剪。我不再三心二意了,我成功地把椭圆剪了下来,我很开心。

最后,我把“孙悟空”涂上了颜色,在左右各剪出一个小孔,系上一根松紧,大功告成。咦,怎么觉得不是很像“孙悟空”,反而有点像“猪八戒”呢?哎,反正都是面具,管它像谁,我照样戴咯,因为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做的,凝聚了我的智慧与汗水呢!

这就是我做面具的过程!你学会了吗?不过要提醒你,画轮廓的时候一定要画好,不然就会像我,“孙悟空”变“猪八戒”啦!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两件宝”的精髓,看来三年一班的孩子们已经体会到啦!就算是有点儿小小“失败”的面具,和自己的设想有那么一点点出入,但小作者明白了“画轮廓的时候一定要画好”,就是动了脑筋,有了智慧,小编老师不禁也要为大家点赞啦

孩子们还有哪些智慧和大家分享呢,我们继续期待!

End

图片

三年一班家长

初稿

三年一班同学

编辑

王瑜

美编

刘丽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bdfyy.com/afhgx/362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