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拍卖市场竞争激烈的北京杀出一条血路?
华艺国际做到了。
这家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老牌拍卖行,始发广州,自去年疫情期间逆流而上,挥师北京。秋季北京首秀斩获了20.1亿元成交额,2件拍品成交价过亿,32件拍品成交价过千万,解锁7个白手套专场,并诞生3项成交纪录,成为年艺术品拍卖市场最引人瞩目的黑马案例。
继开拓了北京、香港疆土之后,今年秋季,华艺国际东进上海,正式成立了上海华艺拍卖有限公司及华艺国际艺术空间,并推出以当代艺术为主打的上海首季拍卖会。
挥师北上后的华艺国际,俨然已如一头睡醒的雄狮,开疆辟土,南征北战,屡创佳绩。
而华艺国际的主战场,也逐渐从岭南转移到了京城。今年秋拍,华艺国际继续使出洪荒之力,其中的家具板块令人惊喜,首次推出“逍遥游——黄花梨家具及陈设专场”,呈现50余件来源有序的精品家具瓷器杂项,于12月9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槌拍卖。
精彩纷呈,不容错过。
/
part1逍遥游之家具篇“逍遥游”出自《庄子》开篇第一章,是庄周作为道家代表人物哲学思想的重要标志,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超脱于世俗的生活之外,“乘道德而浮游”,深切地探讨了君子无为的一种逍遥之态,畅游于太清,览物至逍遥。逸兴于太清览物至逍遥以此为意,本次北京华艺国际特集众典雅之器,成“逍遥游”专辑呈现给诸位同好,涉陈设、清玩、佛道等多个门类,以期助藏家形成“游于物外”的玩物境界。一众来源有序的黄花梨家具,其中包含有十二扇屏风、四出头官帽椅、独板翘头案、罗汉床、平头案……等多样的明清黄花梨家具样式,旨在逍遥物外的书房营造上,提供给各位藏家多样的选择途径。△LOT明末清初?黄花梨螭龙纹十二条屏
H:58cm;L:cm
RMB:2,,-3,,屏风不仅仅作为一种家具,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地位和权威的象征。古人以木为框,上裱绛帛,画了斧钺,专门陈设于皇帝宝座后面,称为“斧钺”,显示天子的“九五”之尊。《史记》中也记载:“天子当屏而立”。“府邸”中的“邸”字,指的就是屏风,在古人生活中,大型屏风俨然成为衡量身份的重要标准。这件围屏前后两面的雕工都非同一般的精美,无疑足以使人从两面均可观赏。可能其作用便是独立于一间大厅堂中,作为分隔空间之用。每扇围屏以榫卯相联而不用金属合页。绦环板内饰有精工细雕的螭龙纹。围屏中央的屏心留白,当为装饰可随时替换的中国书画,一如现代的漆屏风。围屏的画心,很可能在一侧饰有人物山水,另一侧则可装饰书法。整屏型制巨大,用料皆选取优质黄花梨,制作不惜工料,木纹繁华瑰丽,色泽沈稳富贵,宫廷贵胄不能为之。围屏保存不易,多有破损或遗失,成套传世且保存完好者屈指可数。而此屏几经辗转,仍旧如此品相佳美,堪称奇迹。在北京紫禁城的皇宫中,饰有各种装饰的围屏,或镶嵌着书画,或镶嵌着缂丝山水或各种纸张,常常用来作为可移动的矮墙,以为间隔大厅之用。△LOT明末清初?黄花梨四出头嵌瘿木官帽椅成对
cm×55.5cm×78cm
RMB:3,,-4,,
参阅:
安思远:《洪氏所藏木器百图》件11,第62、63页,
MIMIANDRAYMONDHUNG,年此官帽椅为典型的明式家具简约的制作特点。看似作工简单,雕饰无多,却颇具匠心,其造型简练明快,弯曲中见端正,朴素中显大气,这也是明代家具最为常见的特点之一。(右滑查看完整独板??)
△
LOT明末清初黄花梨如意云牙头夹头榫带托泥独板翘头案
×46×81cm
RMB:3,,-5,,翘头案长而不宽,两端翘起,明清时素为名门望户所爱。此案档板雕饰巧致,面板木纹隽美,尤为出众。翘头案常设客厅,倚南墙,可陈置奇石、时花、古玩等,于主人会客时平添清雅。△LOT清中期?黄花梨及黄杨木罗汉床
H:80cm;L:cm;W:92cm
RMB:2,,-3,,
来源:
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
澄怀观物——明清古典家具专场,lot
参阅:
1.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文字卷丙6、丙7,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年,第73页。
2.《洪式所藏木器百图》,PrivatelyPublished,NewYork,,p.97.弥勒榻、罗汉床都是为适应国人旧俗而保留的家具品种。罗汉床亦是明清宫廷宝座的前身,小号的犹如现代版的“沙发”。此床大独板围子、软席面、简素的束腰、牙板以及秀美的马蹄足皆体现了明式家具之遗风。围板、大边、牙板以及四腿选材色泽统一,纹理优美,质感温润,应为一材一器,这对一件由名贵材料制成的家具来说,极为不易。(右滑查看完整案面??)△LOT明晚期?黄花梨夹头榫大画案H:80cm;L:cm;W:64cm
RMB:1,,-2,,
来源:
1.留余斋旧藏
2.中国嘉德年春季拍卖会,Lot.。
参阅: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文字卷P59,乙83,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整器的设计颇为用心,上舒下敛的边抹、圆柱四足和圆形梯枨,都使大画案多了一些敦厚气息,又不失磅礴的气势。设计者和制作者对所有细节的考量,尽显大案载道的理念。此案为大型画案,其敦厚的风格、巧妙的雕饰、豪爽的用料,使之成为明式家具的上乘之作。画案的特色在于用材粗硕,古朴文雅,结构严谨,雕饰简约,是大型家具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件。从传世家具所见,高度适中之长案应多为画案,此论可于明代书画中得证。一般观念宽度超过六十公分为画案,未过六十公分为长案或书案,此案宽六十四公分,可称为大画案。此案比例完美,结构精炼,颇具简约之韵味,浓厚的葆光,见证历史风华。△LOT清早期?黄花梨博古双螭龙纹圈椅成对
94.5×59.5×45cm
RMB:1,,-2,,圈椅成对,原皮壳,尺寸较大,造型开张。椅圈五接,舒展大方,末端外翻卷珠状。弯式背板甚为精彩,两侧有一木雕成的挂角牙,中间背板弯曲线条流畅,如意纹开窗起阳线,浮雕螭龙纹饰,背板木材花纹秀美,线条流畅自然,装饰简约却显大气。△LOT清早期?黄花梨卷草龙纹十字枨折叠方桌(可拆卸)
H:82.5cm;W:94.5cm;L:94.5cm
RMB:,-1,,
这张方桌设计巧妙,一物多用,拆装自如便于携带,属于“行军桌”范畴。由于这类家具频繁装卸,故损毁、分散较多,完整传世不易。△LOT明末清初?黄花梨有束腰马蹄腿炕桌
H:29cm;L:97cm;W:62.5cm
RMB:,-1,,
著录:
1.伍嘉恩,《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北京,年,p82
2.埃斯肯纳齐
来源:
1、伍嘉恩旧藏;
2、南非格伦阿尔卑斯旧藏;
3、埃斯肯纳齐旧藏;
4、中国嘉德年春季拍卖会,lot此炕桌线条利落圆润,秀美俏丽。四角打槽内嵌如意形黄铜页片,既起到加固保护的作用,又有美观之效。炕桌是在床榻或席地而坐时施用的矮形家具。清人入关前以游牧为生,起居习惯以席地为主。入关后,还保留着原有的生活习俗,因而在清代家具中,这类矮形家具还占有相当比重。现故宫博物院各宫殿内的床、炕上还可见到此类家具陈设,当时它既可以供使用者依凭靠衬,又可以放置物品,亦可区分坐者主次,一物多用。即使宫廷筵宴,也多使用此种矮桌,是宫中经典的家具类文物。此炕桌较通常所见炕桌尺寸略大,线条及造型均无可挑剔,工匠制作之技巧亦已达极致。/
part2逍遥游之古琴篇特别要提及的是本专辑所展示的三张古琴,其可追溯至宋元,是中国历史文化繁荣高峰之典型代表,也是高山流水最为直观的物质呈现,保存完好,琴声悠扬婉转。△
LOT
南宋-元?褐漆“玉韵”仲尼式古琴
款识:琴背刻“玉韵”铁线篆书款
龙池内钤印“长物”篆文印
通长:cm;肩宽:18cm;肩宽:13cm
RMB:1,,-2,,
来源:
民国诸城派古琴家詹澄秋先生旧藏
参阅:
谢玮着,成器思论,中国书籍出版社,.01,第页
张斌,宋代的古琴文化与文学[D].复旦大学,61,页
此琴由眠琴榭主人于年购自于詹澄秋先生。古琴仲尼式,通身髹棕褐色大漆,鹿角灰胎,琴身桐木面板,梓木地板,标准“桐天梓地”,琴肩部位于二徽半处,琴腰位于八徽至十徽八分,符合南宋古琴形制特点。琴面漆面显小腹蛇断和牛毛断,十分古朴。龙池凤沼短而宽大,符合高古琴制式。琴身发音温润细腻,高低音均匀松透,是为宋元古琴佳器。局部细节
本件宋琴漆胎细腻、色质温润、金光内含,呈现隐忍含蓄美,琴背楷书双钩“玉韵”琴名。其形制呈肩耸且狭的扁圆形,采用素面、光素,通体单色,仅以纯粹色漆作为琴身髹涂。典雅、平易,以朴质取胜,展现宋琴超凡脱俗的气质,其通过本品漆质本身的肌理和材料营造质美、材美,琴身表现出宋时特有的潇洒、简约,以及审美的统一。△LOT明初?黑漆蕉叶式百纳古琴
通长:.5cm;肩宽:19cm;尾宽:13.5cm
RMB:1,,-1,,
参阅:
1.西泠印社年秋拍,明代蕉叶式古琴,成交价RMB2,,
2.[宋]田芝翁.太古遗音卷二[M].明精钞彩绘本(台北国家图书馆藏)
3.[明]高濂.遵生八笺,论琴,古琴新琴之辨[M].成都:巴蜀书社,.此蕉叶式古琴琴身修长,形似一片芭蕉叶,琴额底面出茎下垂,琴体两侧若叶缘起伏波曲。通体髹黑漆。两侧似蕉叶的叶缘,向下略微翘曲,琴体形态旖旎秀逸,琴底仿若蕉叶之茎。曲折的线条象流动的音韵,优美的身姿既表现了文人浪漫的情趣,又充满了艺术感。整器漆纹呈现为蛇腹端,断纹均匀,线条优美,犹如泼光粼粼之湖水。龙池内为正六边形木片相接而成,大小略异,固所谓“百衲”之一种。现所见的蕉叶古琴多为明代、清代斫制,而宋代蕉叶古琴流传的极为少见,现存蕉叶式古琴实物全部来自元末和明清两代,且明代占绝大多数,最早的“无名蕉叶琴”制于元末明初,按理来说,轻薄古琴多音色清扬,而本品因背面贴百衲屏,使之音色不失厚重,且保存状况良好,此琴应是仅存的少数元末明初蕉叶百纳古琴之一。△LOT明万历?「清风徐来」仲尼式琴
L:cm
RMB:1,,-1,,
来源:
1.卢芹斋旧藏;
2.北京保利年秋拍Lot.
款识:
龙池上方漆书篆书“清风徐来”
龙池内两侧:左边:海虞徐舜竹家藏;
右边:万历辛丑年练川张小松造。
此琴仲尼式,琴体造型简练,音质苍古浑厚,颇为精准,以桐木为面,梓木为底,鹿角灰漆胎,胎质细腻。通体髹栗色漆,色泽古雅幽宁。琴额饱满,凤舌雅逸,琴轸、岳山、承露、冠角、龙龈、龈托等皆檀木制,精微概略。十三个蚌徽琢磨精巧,七个轸规矩有度,两个硬木雁足秀而不弱。以上种种,与修长之琴身相得益彰,甚是儒雅。琴名“清风徐来”与虞山琴派的“清、微、淡、远”风格暗合
龙池上方漆书篆书“清风徐来”,龙池内两侧刻两行楷书,左边:海虞徐舜竹家藏,右边:万历辛丑年练川张小松造。字迹俊秀隽永,功力不俗。琴面通体开小蛇腹断杂有牛毛、流水,琴腹密布流水断,如棱似羽,宛如溪越石涧,缤纷百极,雅致无比。/
part3逍遥游之瓷器篇再观瓷器,本专辑瓷器多以高古器、单色釉器为主,如定窑白釉皮囊壶、白釉甘露瓶、哥釉葵口洗等,这些均是在陶瓷史上有着重要位置的清雅重器,其意之重既是其历史价值的厚重,更是因其被历代文人雅士所珍视的地位之重。△LOT明嘉靖青花龙纹大缸
无底价
直径73cm
「大明嘉靖年制」横排楷书款
来源:
1.纽约佳士得年9月,Lot
2.纽约苏富比年4月11日,Lot
3.FloraWhitneyMiller旧藏,曾为whitneymuseum博物馆馆藏藏展览展品明嘉靖青花云龙纹大缸。大缸体重圆硕,唇口,深弧腹,下敛,平底无釉。瓷质坚硬,釉质肥厚泛青。青花使用回青料,发色蓝中泛紫,为嘉靖“回青”之最纯正者。大缸又被称作“吉祥缸”、“太平缸”,是明代景德镇御窑厂制作的一种专供宫廷使用的官窑大缸,一般器型较大,且结实耐用,不论做为宫廷的粮、油等储存器,还是盛水防火都极为适宜,由于在器身使用青花绘画龙纹装饰,故而得名龙缸。缸腹部饰云龙纹、莲纹、宝珠纹;腹部主体纹饰为双龙抢珠,上所绘两条巨龙,一龙戏珠在前,一龙紧随其后,相互追逐而行。它们昂首曲颈,怒目圆睁,四肢强劲有力,五爪呈风车状,勾爪锋利;双龙升腾于云海间,似在嬉戏,又似在兴云布雨,展现出威武姿势,尽显皇家气派。龙纹间以水生植物菱角、莲叶、团藻为饰,是目前所见嘉靖瓷缸中较为罕见的装饰组配,也证此缸可能是明室宫廷作为鱼缸之用。△LOT元?哥釉纸槌瓶
H:10.4cm
RMB:,-1,,
来源:
1.(传)日本万野美术馆藏
2.北京保利“大明格古”Lot.
哥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哥窑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瓶撇口,颈细长,扁圆腹,腹部饱满,圈足。釉色呈灰青色,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足边无釉,呈铁黑色,俗称“铁足”,有支钉痕。通体釉面开片,釉面开片较大,为冰裂纹。片纹纵横交织,有较强的艺术魅力。哥窑足部无釉处呈现出铁红色,即所谓“铁足”。这是因为此类器物胎骨含铁量特高,在还原作用较强的足部露胎部分呈黑色,即“铁足”。/
part4逍遥游之香具篇逍遥游的思想从庄子至东坡,所形成的是一种赏心玩物所追求的至高境界,而如若进入这一至高境界除需要至高的思想修行之外,也需要极雅趣之物常随左右以研习、感应古人之物我境界。如香具:△LOT清康熙万寿无疆钵式炉
直径6.2cm;高8cm;重.2g
“惕庵”二字篆书款
RMB:,-,
来源:
1.孔祥熙旧藏
2.纽约佳士得年9月拍卖会Lot.6
此类浮雕修饰之炉,在常见宣系中十分罕见。大凡清初之器,多以厚重沈实端庄大气,均为其时标淮制式器物。康熙一朝,国事大定,国富民强,上承开国之强盛以拓疆土,内攘国政则以固江山,成就清王朝盛世。从此炉整体铸造工艺来看,处处体现出清王朝盛世之景象,在清初宣系里可称绝品,此炉是一件名副其实的古玩艺术珍品!此炉底款为“惕庵”二字篆书。铸后修刻,款形方正,金丝铁线,浮雕如嵌,底平字峻,笔力遒劲,奏刀精准,极为工整,此类款识,应为当时之官器款识也。关于款识当可细查斟酌,“惕庵”二字,通过多方文献记载查处,为明末清初,著名散文家“汤来贺”之斋号。汤来贺(-)原名汤来肇,字佐平,改字念平,号惕庵,别号主一山人,世皆称其为“南斗先生”。江西南丰人。官至升兵部侍郎兼广东巡抚。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LOT清初?「益贤氏」款铜冲天耳炉
「益贤氏」三字竖排方款
D:11cm;W:g
RMB:,-,此炉整体造型、比例及局部细节特征,都彰显著明末清初时期的风貌,铜质精细,致持之坠手,叩之音清脆亮,颤越悠扬,细密厚实,实为精铜所制,又皮壳精妙绝伦,形、色、款、质,均为上佳,为私款炉中鲜见之作,或礼佛敬神,或玩赏焚香,是为藏家追捧之物,据炉底「益贤氏」落款,此炉或为清初贡生宁擢案头之物,根据《颍州宁氏族谱·世系表》十二世所示:“(宁)擢公(予庆公次子),字益贤。其为清代诗人刘体仁(—年)的外甥,子妇为清代著名女诗人刘令右,可谓书香世家。遥想当年,宁先生在国子监读书作文时,此炉即伴在旁,暗香满室......△LOT明铜麒麟香薰高50cm
RMB:,-1,,香熏精铜铸造,以瑞兽麒麟为形,器型硕大。麒麟身形矫健,身布鳞片状表皮,前腿挺立,后腿曲蹲,扭头向远处眺望。其头顶生独角,双耳竖立,圆眼怒瞪似铜铃,嘴微张,露出舌头和凶猛的獠牙。颈部、四肢鬃毛浓密厚重,背鳍戟张,肋下火焰迎风飘扬,尾部向上竖起,更添威猛祥瑞之态。下承长方形底座,腹部中空上下联通。底座右侧铜环可向外拉开作抽屉状,供倒放香灰之用。麒麟是中国传统瑞兽,性情温和,传说能活两千年。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
part5逍遥游之玉石杂项篇除上述家具、古琴、瓷器、香具之外,华艺国际本次“逍遥游”专场另有灵璧、白玉、竹雕、碧玉等材料所制之文房佳器,是道家耽乐山水,陶醉自然,崇尚静观哲学的极佳体现。其展现了在静幽清虚的环境中修身养性,排除万界干拢,才能达天地之胜的重要哲学逻辑。△LOT清太和殿用九龙地毯
×cm
RMB,-1,,
来源:
.12.7巴黎AguttesSasLot.67
龙毯形呈长方,清宫新疆编织盘金线栽绒毯,以圆金线做底经、底纬,由外到内栽绒装饰花卉。卷草,连珠纹。中心开光内编织图案为九龙,其中八条成对称围绕着正龙。主图廓外,亦金丝绞绒绘舒枝蕃莲,枝朵对角呼应,排列规则有序。寓意:佛光花羽,慈降祥临。外廓深蓝边上额,起绒题署“太和御用”此毯工艺甚为复杂,光耀闪烁,色相润和,金丝绞绒织就,尺幅巨大,为百年至今保存完好,弥足珍稀。△LOT清乾隆青白玉层峦绝壁山子(配座)
高49cm
RMB,-1,,
来源:
纽约邦翰斯
此件山子选用上等青白玉制成,形制随形而雕呈山峦形状,山峰耸峙,山石嶙峋,层峦叠嶂,远观之极富画意,工匠们以刀代笔,在玉石上充分发挥。整体笔意粗犷豪迈,布局疏朗有致,层次分明,构思巧妙,走刀似绘画,又能达绘画难得之立体视觉效果,自正面到反面再到侧面,随着观赏角度的不同,画面亦随之变化,兼有各式小细节带来不停的惊喜,赏玉的同时亦得其意,配以莹润之玉料,妙不可言,堪称玉作精品。从此件玉山子可以看出作者经营位置颇费思考,雕琢工艺精湛,画意深远悠,是一件极具中国传统文人气质的艺术佳品。△LOT清早期红木框祁阳石双色雕郭子仪祝寿图大插屏
43.5×57cm;连座高90cm
RMB,-,来源:
南京文物公司旧藏
该插屏以上好祁阳石俏色浮雕而成,插屏是清代重要的宫廷陈设品,常陈设于几案之上。该石质肌理莹彻、古朴优雅,屏面整裁为长方形上好石料。屏心则选材“祝寿图”,祝寿图以郭子仪的汾阳王府为背景,人物姿态各异,熙来攘往,场面十分宏大。△LOT清中期迦楠香木镶金栗寿字手串
长30cm
RMB,-,
来源:
中国嘉德.5.13Lot.伽楠香,亦称奇南香,为沉香中极为珍贵的一种,有异香,为清代宫廷为喜爱。雍正、乾隆年间,广东督抚和海关官员常向宫中进贡伽楠香手串。这件伽楠木珠组成的手串,中轴两端的佛头,左右两侧有颗珠二十粒,其下缀有铜鎏金葫芦流苏。△LOT明白玉山子(配座)长19.4cm
RMB,-,
此山子给人的是一种自然的美,一种立体变化的美,一种令人梦幻的美。整个作品远观之犹如一件天然成型的太湖石摆件,处处透露着四面透巧,八面玲珑,是一件案头文房的不可或缺的雅品,足以珍之。△LOT明/清灵璧石随形山子(配座)长21.5cm;高10.5cm
RMB,-,
来源:
台北鸿禧美术馆旧藏
出版:
《中国美术精华——台北.鸿禧美术馆所藏品展》,P
此石形势奇伟,“皱、瘦、漏、透”诸品皆俱,如飞来仙峰,虽石色黑褐,罅隙满身,似刀劈斧砍,但浑然天成,质朴清远,从容庄严,击之如金声玉振,余韵悠长。古代文人把对灵璧石的收藏与鉴赏视为一种风雅,其中融入和渗透了传统文化和思想意识,甚至成为了一个文人的外在标志。结语|于此,本次北京华艺国际的“逍遥游”专辑所集的一众雅物,以期在当下追求至尊至繁的领域之外,为给为藏家开辟一方清净之所,提供一份可供清赏的自在之境。(本文来自:退藏,版权归北京华艺国际所有!)
投稿交流/商务合作,欢迎勾搭
◎邮箱:shiqigewu
jkcentre.cn◎个人
◎微博
拾器格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