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全册类文阅读练习54篇

怎样判断得了白殿风 http://m.39.net/news/a_9385547.html

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五年级语文(上)全册类文阅读练习54篇(含答案),家长们可以免费打印一份,给孩子每天做一篇,文末有打印资料的方法!

1白鹭

春天的黄鹂(节选)

刘学刚

黄鹂,单是汉字,就已构成视觉上的灿烂了;单是音节,就已充满听觉上的(宛婉)转了。“羽毛新刷陶潜菊,喉舌初调叔夜琴”,古远的诗句就在枝条上翠绿着。面对此情此景,谁不耳聪目明?

仿佛凤凰栖于碧梧,仙鹤止于高松,()春天里的翠柳,()能展现黄鹂的全部美丽。鸟是树金黄的心跳,树是鸟翠绿的羽毛。黄鹂鸣于翠柳,是鸟在其中生命得以辉煌、人在其中心情得以超然的一种极(致至)。黄鹂就这么一叫,天就澄明了,地就碧绿了,人就轻松了。

那是春天里一(副幅)最美丽的画面:黄鹂早早醒来了,柳树早早就站在等待里,谁都不想辜负这明媚的春光。尽管这个春天来得太晚太晚,这是盛唐的秩序被打乱后第一个色彩(清青)丽的春天。让花草落泪去。让马蹄纷乱去。蜀中的天堑之险,应该把喧嚣挡在外面的。浣花溪畔,有花便是韵脚,有水定在吟咏。

那一刻,诗圣走在黄鹂的歌里,黄鹂歌在诗圣的诗里。“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其中的一个,便是诗圣自己了。看着一行深受鼓舞的白鹭,诗圣把耳朵望成了八方。黄鹂唱着,诗圣吟着,两个黄鹂奏出千年不去的绝响。

(选自《牛城晚报》.03.13)

1.用“√”画出文中括号中正确的字。

2.“两个黄鹂鸣翠柳”出自诗圣的《绝句》,请将这句诗补全。

3.在文章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并造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自然的内容。

1.婉致幅清

2.杜甫一行白鹭上青天

3.只有……才……示例:朋友之间,只有相互体谅,才能搞好团结。

4.从听觉的角度描写黄鹂的鸣叫抑扬动听。

2落花生

巴根草(节选)

巴根草,是与我最亲近的草。打小在农村生活,满山满坡满田埂,到处可见巴根草的身影。

初春时节,遥看的草色几乎全是刚冒出芽的巴根草,密密的,碎碎的,像是同时感知了回暖的地气,成片成片地露出头来,打量着苍茫大地。

盛夏,巴根草成了农家耕牛上等的食料。夕阳西下,田埂、山坡,处处可见牛儿低头啃青的场景。牛儿啃过的田埂,草儿迅速低矮下去,别担心,要不了一周,巴根草又会疯长起来,覆过人的脚面。

秋风渐起,巴根草的叶片开始由青转黄。闲下来的农人抱上锄头,寻一条田埂,去锄巴根草。农人将刚锄下的根须上带着泥土的巴根草码成一小堆,操起镰刀把(bàbǎ)用力敲去上面的泥土,把(bàbǎ)草儿摊在田埂上曝晒,只消半天工夫,草儿便干透,挑(tiǎotiāo)回去堆到场地上,过冬就不愁了。

儿时的我曾悄悄问过母亲,田埂(gēnggěng)上的巴根草被锄后,春来田埂会不会光秃秃的。母亲说,巴根草命强,春天一到,又会长满一条条田埂。春日又至,如母所言,被锄头深翻过的田埂,又滋生出一派盎然的绿意。看去真是欣喜,那些被遗留在泥土里的巴根草根须,经过漫长隆冬的疗伤,又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在无边的旷野演绎出一场生命世代相传的传奇。

突然明白巴根草为何又叫铁线草、牛筋草。有铁一般的硬,有筋一般的韧,当然配得上这样的别名。

(选自《立体的乡愁》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1.选择文章括号中正确的读音,画“√”。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迅速——()欣喜——()

亲近——()滋生——()

3.“盎然”的意思是。用“盎然”一词造句:。

4.为什么巴根草又叫铁线草、牛筋草?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bàbǎtiāogěng

2.快速喜悦接近生长

3.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窗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4.因为巴根草有铁一般的硬,有筋一般的韧。

5.作者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描写了巴根草生命力的顽强。

3桂花雨

故乡的芦苇(节选)

樊发稼

多年来令我魂牵梦萦,永远不能忘怀的,是故乡的芦苇。

是的,就是那些看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青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有绿色的芦苇掩映着。

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diàn)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

到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乐音。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会从旧火柴匣上剪下小片片当作舵,安在小船的尾部,还用香烟匣里的锡纸做成小小的银色的帆。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蹲伏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各自把小船移到水面上。“开船啰!开船啰!”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顺流而去……

在那星月交辉的夏夜,我最喜欢带着弟弟到芦苇丛中抓纺织娘。纺织娘通体透明,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须,身上裹着两片薄薄的玻璃纸似的羽翼。我们把捉到的纺织娘小心地放进小竹笼子里,怕它们饿,就塞进几朵金红色的南瓜花。然后将笼子挂在蚊帐架上,任纺织娘用好听的歌声伴我们进入甜蜜的梦乡……

(选自《故乡的芦苇》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1.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的词语。

(1)质朴实在而不浮华。()

(2)某事牵动灵魂,萦绕于梦中。形容思念情切。()

2.“小心翼翼”是形容。在画线句子中,这个词语表现了。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4.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回忆了与故乡的芦苇有关的哪些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5.读了这篇文章,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1.(1)朴实无华(2)魂牵梦萦

2.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孩子们对芦叶船的喜爱与珍视

3.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diàn)青色的脑袋。

4.摘芦叶做哨子吹;用芦叶折小船玩;在芦苇丛中抓纺织娘。

5.示例:我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芦苇的喜爱,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因版面有限,完整版请下载

1.

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bdfyy.com/afhpz/323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