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和野姜花

“李先生给我投稿,我全文刊发,以资鼓励(小标题我加的)。此君埋头在手机上码字,地铁坐过站,错过了出差的火车,实属不易。”

01

初相遇

我们仨喜山乐水,年访友至安徽太平湖。闲来探山,行至山林野径深处,在一弃屋土墙前,发现一垅高大的疑似姜丛,根、茎、叶都犹如放大几倍的食用姜,如同小米就是放大几倍的狗尾巴草。但显然那不是姜,我吃过姜也种过姜。那明显是弃屋主人特意栽种的,和旁边胡乱生长的野草野花相比,有清新脱俗的气质——气味如兰,叶质如革。

02

入家门

我们仨里妈妈是文学爱好者兼野花野草爱好者,回沪后某日,她拿几个带着须根的大姜给我看,说某宝淘来的,这是野姜。野花野草爱好者对月季玫瑰没兴趣,藤本皇后铁线莲也不入她法眼,越娇贵的越不喜欢(其实嫌难伺候)。总是对不知名的野花野草心生怜爱,喜欢他们生命力顽强(因为好养)。

我胡乱把野姜种之于院子角落,3年多没管它。野姜便在我家野蛮生长,越来越多,院子的东南角几乎被野姜全部侵占了。

每年夏末至冬初是野姜花盛开的季节,文学爱好者每日晨起,会切下初开的二三支,插在敞口的瓶中,迅即清香阵阵,悦!

野姜花便在我家登堂入室。其花如蝶,翩然优雅,其香如兰,然更浓郁悠长,更易获得。

03

情独钟

几年来野姜花深得我们仨里的文学爱好者的喜爱。我家满园的花草,文学爱好者偏爱姜花,多次撰文赞之。爱阅读的文学爱好者读到台湾文人林清玄的散文《野姜花》,看到美籍作家兼画家刘墉画的姜花和散文《生命中的姜花》,并在其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bdfyy.com/afhhy/340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1